公开号 |
101081008 |
公开日 |
2007年12月5日 |
申请人 |
南郑县秦岭大鲵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
发明人 |
徐登奎 梁刚 翟文俊 杨文杰 陈波 高翔 王崇明 李玉珠 陈文林 唐登全 马民学 南英贤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鲵仿生态人工驯养繁殖方法,在大鲵原生境建人工小溪流,溪流两侧建洞穴,上方覆盖土壤,种植植物,营造大鲵的适生环境;在人工溪流上游建阶梯式蓄水池,以保证饲养水质安全。该仿生态环境避免了天敌和各种自然灾害对人鲵的危害及个体间的伤残,有利于种鲵的性腺同步发育和自然产卵孵化。对大鲵自然保护区建设及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当地农民自然资源保护意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良好前景。 |
法律状态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法律状态 |
法律状态详情 |
20071205 |
公开 |
公开 |
20080130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701 |
授权 |
授权 |
20100609 |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
20130904 |
专利权的终止 |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
主权利要求 |
大鲵仿生态驯养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鲵原生境建造人工溪流,在人工溪流上游建阶梯式蓄水池,将通过蓄水池的水引入人工溪流;在溪流两边建造若干个大鲵洞穴,洞穴上方开有观察孔,用石板将观察孔盖实,然后回填20~30cm的土壤,洞穴口淹没在水中,洞穴倾斜、洞口低,洞尾高,同时在溪流两边和洞穴旁种植草木,在溪流两边设立防逃围栏;大鲵亲体的选择:亲体的来源最好是野生或流水养殖池饲养的大鲵,年龄在5龄以上,要求亲鲵无病、无伤、无残,体质健壮;大鲵亲体的培育:3~5月开始以鲜活鲫鱼,泥鳅为主,适当搭配鸡肠、猪肺,每周投喂2次,投放量每次按大鲵体重的1/10掌握;6~8月水温高,投喂饵料以鲜活野杂鱼或动物内脏为主,每3~5天投喂1次,投放量每次按大鲵体重的3/10掌握,同时加大水流量并增强水流声,在此期间如果水温超过25℃,应采取措施降低水温;9~11月投放高蛋白饵料,进入冬眠期时,适当加深水位;在整个大鲵亲体培育阶段,及时清除水中的杂质,全天24小时保持人工溪流中呈微流水状态,流量、水位要稳定;在洞穴内大鲵自然产卵,自然受精,对于带出洞外的卵带可进行人工孵化;稚鲵的驯养:出膜后的稚鲵应该及时从亲鲵洞穴中取出放入有细孔的塑料筐内,再将塑料筐放入室内水泥池中喂养,水深3~6cm,水温10~15℃,保持长流水,及时清除粪便和杂质;幼鲵的驯养:进入幼鲵阶段,去掉塑料筐将其直接放入水泥池中继续饲养,水深10~20cm,水温13~20℃,可以喂鲜活的摇蚊幼虫或肉末,1月以后也可投喂水蚯蚓、小虾或肉粒,幼鲵体重达到30g左右时,主要饵料为小虾、小杂鱼、肉丝,两天投喂一次,及时清除水底残饵及粪便,待幼鲵体重达到100g时,移入人工驯养池中正常饲养。 |
在线阅读 |
请登陆
|